新时代,永远的军旅情怀 |
新时代,永远的军旅情怀
2020-06-08 中心办(宣)
![]()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老兵意味着什么?只要当过一天的兵,就是一辈子的兵,从成为老兵的那一刻起,就永远是老兵,这是无法抹去的人生烙印。
![]()
2020年6月14日,中心主任回红军与著名画家王默老师,国家一级演员, 原总政歌剧团副团长程桂兰老师相约老兵座谈会,此次相约的两位老兵都有着值得尊重与不平凡的军旅生涯。
身为少将的程桂兰老师三四岁时,就在老家苏州随当京剧演员的祖父母、父母亲下乡演出。14岁时,苏州京剧团要招一批小演员,她偷偷报了名。1970年,驻军部队业余演出队排演京剧《沙家浜》,妈妈被请去说戏,她便跟在妈妈身后。时间久了,演出队看中了她,便特招她入伍。从此,15岁的她便成了一名小文艺兵,直到调入总政歌剧团,她的艺术生涯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也有了新的追求。
![]()
从艺30年来,她虽然获得了一大摞获奖证书,但她一直把它们锁在橱柜里,因为她深知它们如一茬纷落之丹桂,而溺于昨天的浓香等于艺术生命的死亡。她必须不停地积蓄艺术的能量,涉过寒冬,来年再吐芳香。。。。。。
![]()
她的人生名言是:"人生有涯艺无涯,心慕丹桂满树香"。这,就是她全部的心语。。。。。。为此,程桂兰老师愿成为我中心发起的“全国青少年儿童党建事业发展委员会”关于开展首届青少年儿童“筑梦未来,跟党走”大型展播活动顾问。
![]()
王默老师生于军人之家,自幼热爱艺术,天赋禀异,自学顽强,感悟着生命。少年,父亲就命令去西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插队支边,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因在农村劳动表现好,被调到县文化馆,县剧团,县广播站工作并担任多职,又在一次全国画展中立功,获奖,因此被提前“释放”分配到一个军工厂做鱼雷,并光荣负伤,又因表现好调到总部做美术宣传创作工作。
![]()
1982 年就读于中央美院油画研究班学习,他两次徒步深入到青海、甘肃、新疆、西藏—跨越七省,多次遇险,经历了生命的挑战,创作出大量深刻感人的作品。被香港伊丽莎白艺术馆邀请展览,并被德国伯朗艺术机构收藏大部作品。随后在香港法国德国美国考察学习创作—被《光明日报》《今日中国》《中外交流》等重要媒体聘请,担任重要工作—中国CIS战略导入先驱者—中国第一家美学美育机构创始人—中国当代油画“东方新表现”开拓者,被国际藏家誉为“东方色彩之魂”。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型展览,作品被德国,法国,美国,澳洲,瑞士意大利,香港,国内等藏家收藏现职业艺术家,专职油画创作。
![]()
所有这一切,他都希望用他的画笔,用他的心灵,画出祖国军威!历史与现实的特色,对国际展现中国军队的国际形象,对国内教育部队战士和广大人民。伟大的历史,要靠伟大的艺术流芳百世。今天,由公海赌船娱乐场全国书画艺术传承研究会共同发起的大型油画系列创作《红色经典之重返长征路》,为历史留下永恒的艺术作品,为全人类留下不朽的瑰宝!同时,也表达出我们中国人永恒的红色情怀。
了解了两位老兵的军旅生涯,我们永远都是他们的新兵,这种身份与地位无关,不管处在社会的哪个阶层,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他们都有一个值得骄傲的身份叫老兵。老兵的身份是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换来的,是用自己的刻苦训练和努力拼搏换来的。
老兵是一种特殊的身份,但并非以此来获得特殊的待遇,老兵这个身份仅是心底的骄傲,仅是一段无悔的记忆,除此之外,他们与别人并无什么不同。
|
>> 返回 |